几天以后,西箐岭游击支队决定攻下石桥镇,拂晓时分,陆珊和蝙蝠行动队带着两门六零迫击炮,四箱炮弹,来到石桥镇东南的山坡上,山坡坡度不大,地势平整,距离日军岗楼六百多米,在两棵高高的桦树前,高文和与郝明贵架好迫击炮,调整好射击参数,作好射击准备。
在高高的桦树前设置炮兵阵地,一是利于隐蔽,二是遇到日军反击,桦树可以阻挡日军的炮弹,减少损失,炮击是相互的,炮击日军,日军也一定反击。
晨光初现,天刚蒙蒙亮,陆珊看了看手表,凌晨两点四十五分,距离发起总攻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因为拂晓,石桥镇镇内静静悄悄地,街道上几乎没有人,两座岗楼上都有日军在警戒,南侧岗楼上的日本兵似呼很困倦,身体靠在岗楼楼顶的矮墙上睡着了,一队皇协军士兵在石桥上巡逻。
日军据点里也是静悄悄的,大部分日本兵还在睡觉,只有几名值日的日军士兵就在流动,只是没有看到日军的炮兵阵地在哪里。
陆珊对高文和说:“文和,天色还早,日军没有防备,还在睡觉,这个时间点选的好,出其不意,不过还没有发现日军炮兵阵地”,高文和看着不远处的日军岗楼,回答:“虽然日军还没有防备,但是日军的防御工事坚固,攻坚还是很困难的,日军很狡猾,炮兵阵地被隐藏起来了”。
赫平笑着说:“日军的防御工事坚固,也逃不过你和郝明贵的声神炮,四箱炮弹,四十八发,日军两座岗楼,一片环形工事,足够地毯式轰炸了,哈哈”。
“砼”,一发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时间是拂晓三点一刻,总攻开始,首先是东北方向,石桥附近,紧接着红色信号弹升空,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啪,啪——,哒哒,哒哒——”,正在石桥上巡逻的皇协军士兵,纷纷中弹,有倒在石桥上的,有摔进河里的,几名没有中弹的皇协军士兵,连滚带爬,跑回环形野战工事。
“呜哇,呜哇——”,日军据点警笛大作,从岗楼里出来的日本兵,抬着重机枪,急急忙忙进入岗楼外的环形野战工事,果然高文和预料的差不多,纷纷涌向东北石桥方向,留下一部分皇协军士兵守在东南方向,东南方向是西箐岭游击支队的主攻方向,皇协军士兵战斗力差。
日军的重机枪进入环形野战工事,向着石桥方向猛烈扫射,陆珊建议,“文和,看到没有,东北方向有日军的一挺重机枪,打掉他”,高文和观察了一会儿战场形势,回答:“下不要着急,一挺重机枪改变不了战场态势,我们首要目标是日军的炮兵和岗楼,不能过早暴露目标,会遭到日军炮兵报复,现在还没有发现日军炮兵的位置”。
日军主力向东北方向运动,看到机会成熟,隐蔽在小河东南方向麦田里的西箐岭游击支队战士,开始发动进攻,“啪,啪——,哒哒,哒哒——”,伴随着密集的枪声,十几名战士抬着几只竹筏冲到河边,竹筏放进河里,战士们跳到竹筏上,开始渡河。
日军的指挥官,还是很有战术素养的,东北石桥方向虽然遭到攻击,并没有马上使用炮兵,现在看到西箐岭游击支队主攻方向在东南,还使用竹筏渡河,命令炮兵射击,日军两门九二步兵炮,四门六零迫击炮,隐藏在两座炮楼之间,平时覆盖多层柳条编制的草帘子,遮人耳目,得到指挥官的命令,日军炮兵马上进入阵地,掀掉柳条草帘子,进入炮击位置。
日军炮兵迟迟没有动作,高文和心里有些着急,终于日军炮兵进入炮兵阵地,准备开始炮击,不能给日军炮击的机会,几十名西箐岭游击支队战士正在渡河,会成为日军炮兵的靶标。
高文和扬起左臂,伸出左手大拇指,指向日军炮兵阵地一门九二步兵炮,高文和口中念到“东正北方向,距离六百二十米,装定射击诸元,方位角23-00,射角09-85”,“吱——”,高文和把一发六零迫击炮弹放进炮管,炮弹飞向日军炮兵阵地。
“轰——”,陆珊在望远镜里看到,高文和发射端炮弹,准确落在一门九二步兵炮旁,把这门九二步兵炮炸碎,炮管和零件四处飞散,还把三名准备炮击的日军炮兵炸飞,落在二十多米远的地方,好,好啊,陆珊心里暗暗叫好。
日军炮兵阵地就在正北方,没有任何遮挡,看得非常清楚,不用专门指挥,郝明贵也和高文和一样,扬起左臂,伸出左手大拇指,指向日军炮兵阵地另一门九二步兵炮,心中默念,“正北方向,距离六百二十米,装定射击诸元,方位角23-00,射角09-85”,“吱——”,郝明贵把一发六零迫击炮弹放进炮管,炮弹飞向日军炮兵阵地。
“轰,轰——”,高文和和郝明贵接连打出十几发迫击炮弹,都倾泻在日军炮兵阵地上,日军炮兵阵地人仰马翻,一边狼藉,日军炮兵尸体横七竖八躺满了一地,炮管和零件四处飞散,完全丧失战斗力。
“文和”,陆珊兴奋的喊道,“还是你有办法,果然,日军炮兵阵地暴露了”。
没有了炮兵的支援,守在环形工事里的几十名皇协军,成为惊弓之鸟,一触即溃,西箐岭游击支队战士顺利渡过小河,搭起浮桥,大部队通过浮桥冲上对岸,迅速突破皇协军守卫的环形工事,“笛笛,哒哒,笛笛哒哒,笛笛——”,冲锋号响起,西箐岭游击支队战士向石桥镇日军据点发起了冲锋。
石桥镇的日军岗楼建筑有些特殊,比一般岗楼要高很多,从上到下是四层,类似一个锥形,底部粗,上面细,最高处有日军警戒哨的地方,估计直径仅有两米,六百米开外的迫击炮,要想击中日军岗楼顶部,无异于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