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军,西城太守孟达起兵反叛,攻打上庸!”张翼拿着申耽送来书信前来找关索,“上庸太守申将军派人前来求援!”
“该死,这孟达果然降魏了!”关索顿时气得从榻上一跃而起,“这个杀千刀的反复小人!”
在读完张翼递来的书信后,关索忍不住感叹道:“天幸申耽尽忠职守!否则二郡皆反,房陵更是危急!”
若是申耽与孟达联合六千兵力围攻房陵,那边丁立再被徐晃和高迁夹击剿灭,那房陵和关索等人的下场,便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关索也不由得心中发毛,对孟达也更加地深恶痛绝。
直到亲身经历,关索方才知道叛徒这种东西,有多可恨。
“将军,是否要立刻出兵增援上庸?”张翼连忙问道。经过今日这一仗,他对关索的武勇和智谋心悦诚服,因此先征求关索的意见。
关索则思忖了片刻,摇头道:“孟达麾下尚有士卒四千余人,纵是将其击败,我军亦免不了伤亡!”
“若是让孟达逃回西城,据城固守,则难擒此贼!”
“那依将军之见,如之奈何?”张翼也感到十分棘手,难以想出轻松击败孟达的方法。
关索再次拿出申耽寄来的书信,不禁注意到,申耽信中注明,孟达是今日辰时方才到达上庸。
从上庸到房陵,如果是快马加鞭,大概需要五个时辰,申耽的信使到达的时间,差不多与此吻合。
关索想来,或许孟达尚不知魏军攻城失败,夏侯尚已被自己斩杀的事情。
思索对策的关索,无意间瞥到了案前的那颗“征南将军”的紫绶金印……
印绶不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书信之间身份的证明。行军打仗的将军在与友军通信时需要证明书信出自本人之手,因此需要将印绶携带在身边。
可夏侯尚的印绶现在已经落到了关索的手里……
“府君,我有对策了!”关索灵机一动,忍不住兴奋地笑道,“就是需要府君受些委屈!”
“只要能击破魏军,保住三郡!纵是粉身碎骨,我亦在所不惜!”张翼斩钉截铁地说道。
关索狡黠地一笑,将自己的计策详细地说与张翼,张翼也未有任何犹豫,反而连连称赞。
然后,关索就请张翼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上了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