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便告诉贾宝玉,那些小孩子家里面穷,所以过不上好一些的日子。做那么多的活,则是因为家里面的活太多,他们想要帮爹娘分担一些,他们若不干,他们爹娘下地回来后还得干活,那就太辛苦了。
而贾宝玉之所以和那些小孩子不一样,是因为有幸投胎到了荣府,如果没有荣府,贾宝玉就会跟这些小孩子一样,可能每日干许多活,都吃不上一个馒头。
贾宝玉被吓的不轻。
他虽然喜欢跟那些孩子一起玩耍,却不想要过他们那样的生活。若有朝一日连个馒头都吃不上,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元春见状,趁势告诉贾宝玉,人只有自己立的起来,才不会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一日,所以身上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行。
元春倒没有直接说‘好好读书未来做官才有出路’的话,只让贾宝玉自己去找找看自己能做什么。
贾宝玉还真去观察了好几日。
种田太累了,而且都那么辛苦了,家里的日子也就处于温饱而已。
木匠的钱多些,但那需要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而且。
还有放牛……
想来想去,贾宝玉发现,除了会读书外,自己一无是处。
而且他本来觉得读书没什么厉害的,但二柱知道他会读书写字以后,可羡慕了。
二柱就是那个被贾宝玉问‘你怎么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孩子。
可能觉得贾宝玉脑子不好使,二柱便时不时帮助贾宝玉,然后成为了贾宝玉在村子里的第一个朋友。
知道自己好朋友喜欢读书以后,贾宝玉就疑惑的问他,为什么喜欢读书,读书有什么好玩的,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水里多捉几条鱼,这样还能填饱肚子。
二柱已经习惯贾宝玉时不时的问些傻问题了,便耐心的同他解释。
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有朝一日可以做官……
贾宝玉这个小愤青就生气了。
二柱是他最好的朋友,怎么可以想要当国贼禄蠹呢,这样是不对的。
于是,贾宝玉义正言辞的训了二柱一顿,希望二柱能够醒悟过来,不要去当那国贼禄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