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一)
“这几天看的、听的也不少了,该说说救助灾民的事情了🙅吧?”5月3日,朱庆澜在见到赵振中、朱榕时,忍不住开口提及前事,“这边虽好🃩🚙📷,我却不能长待,还是早点把事情定下来的好。”
“通过这几天的初步了解,相信朱老应该明白我们西北确实有收留、救助大批灾民的诚意,更有这个实力。”见朱庆澜主动提到救灾的事情,赵振中也不多做客套,直接说道,“不过,由于我们和南京当局处于敌对状态,肯定无法派人到邻近省份或其他地区招收灾民并转移到西北。因此,🂃想请朱老出面招收灾民并转移到这边。”
“这确实是一大善事,不过,若是大批向西北转移灾民,🙅特别是灾民中的青壮,恐怕南京当局也不会同意啊。”朱庆澜有些为难。
朱庆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若转移的都是老弱妇孺,那等于替南京当局减轻了大量负担,应该比较容易,可青壮🜩🄳是会被训练成武装力量用来和南京作对的,南京😃当局的那些大员们应该不会昏庸到资敌的地步。
“🐯🃛我们并不需要移来的灾民以青壮为主,相反,我们希望移来的是以少年儿童、适龄妇女为主,加上适当比例的青壮。”
说完后,见朱庆🙢澜💵有些奇怪,赵振中又进行了🍅解释。
少年儿童在和适龄妇女在大灾之年是生存能力很弱的群体。其中,少年儿童的数量和成长却又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情况。人总是会长大的,现在的儿童几年之后就是少年或者是成年。因此,对于少年儿童这样的群体,西北方面是愿意花大力气来接手培养的。况且,赵振中🝔至今无法忘记当年听朱庆澜所说的“饥饿之下,幼童成为他人口食”的惨状,现在西北这边有能力,尽量多救助一些无家可归的幼儿及其家人,也会减少一些人间惨剧。
而适龄妇女,在大灾之年,往往成为毫无做人尊严,被辗转贩卖的“货物”,甚至有时也会成为别人口中之食。救助、收留适龄妇女,除了能救人一命并解决女工短缺的原因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北前些年连年灾害所造成的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让区域内适龄男女尽可能组建家庭,这也是民众党政府要考虑的事情。在🅿🌕禁绝区域内的ji院后,男女比例要是长期严重失衡,这是不利于区域内安定的,也不利于人口增长和边疆稳定。
至于青壮男子,哪怕南京当局有明确限制,但饥饿之下,也肯定会有不少人🗸☯🂾跟随进入西北🝲🏅🗭。何况,赵振中对南京政府治下各省地方政府执行命令的程度是持严重怀疑态度的,只要有确实利益,那些诸侯肯定🟆🚷😁会对有关灾民组成睁一眼闭一眼。只要到西北的灾民中有四分之一青壮人口,那就是胜利。
对于灾民中的老人,赵振中是不抱太大希望的。大灾之年,一家之中,为了节省一口饭食给儿孙,老人往往是最先去世的。况且,长途跋涉加上水土不服,老人又很难承🝔🕥受这番辛劳。⛡当然,若是能救助一些老人来西北,赵振中也乐见👣其成。至少,老人们照顾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幼还是没问题的。
“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把孩子多的灾民全家移到西北;救助、收留孤儿和单身女性;适当招收一定比例的可靠青壮。”
听完赵振中所说,朱庆澜沉思片刻,觉得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便点头赞同。随即又问道:“那西北这边究🐷🄡竟准备接收多少灾民?”
衡量了一下周安舒、田云逸等人上报的数据,考虑到还🕿🏛要留出一定余量空间,赵振中回道:“从今年开始,西北这边准备用5🝖🗁到6🍩年时间,接收两千万左右的灾民。”
“两千万?”朱庆澜咋舌。
“朱老也看到了,我们在宁夏、甘肃两省已经建立相当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仅凭这两省每年出产的粮食,我们就能供应两千多万人每年生活所需。而且,有关粮食产量随着可耕地数量的增加,以及水利条件、耕作技术的改善,也会逐年增长。另外,我们掌控的西北地区,现🔨在总人🔣口还不到千万。”
赵振中并未夸口。到34年底,人民军控制的宁夏、甘肃两省已经有耕地2785多万亩,采用套种方式可一年两到🙜😜三熟,当年产各种粮食共545万吨,平均亩产粮食斤。按每人每年消耗粮食200公斤计,仅凭粮食一项就能供2700多万人一年吃食。而除了粮食生产之外,畜牧业、渔业、家禽养殖业每年又提供了数量可观的🎍肉食和蛋类。
朱庆澜这几天虽然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了人民军控制区域内的一些建设成就,不过,从民众面带红润和路边小摊、饭馆🞌💭中花样众多的吃食来判断,西北现在的家底确实不错。🝅🈯🁱何况,赵振中作为西北最高领导人也没有必要夸大其辞给🜠🃥自己找麻烦。
“你这边能收容得起,我却未🚂🐡必能收留够这个数🔓⛴🞪量啊。”朱庆澜有些苦笑,“去年虽说北方省份旱灾不轻,灾民数量也不少,🝖🗁可愿意背井离乡到西北的灾民也远远不到两千万。今后几年若是年景好,那你们的打算不是要落空了?”
“🐯🃛🐯🃛我们倒是都盼着💵风调雨顺、民众安居乐业。可国内连年战乱,各地鲜有兴修水利顾及民众的,结果就是大雨洪灾,小雨涝灾,无雨旱灾。我们多准备一些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