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败意大利,败英军,对民心民气的鼓舞是巨大的,几乎民族感情一瞬间就冲上了云霄。但是老百姓可以不管善后问题,只享受胜利的喜悦,政府却不能不管。而且必须要小心谨慎的应对,因为好容易激发出来的民心士气,如果一个应对不好,在给打击回去了,就有泪无处流了。
联省不可能,中国不可能永远跟意大利和英国人打下去,国与国之间,和平的时候总是要多过战争的时候。但是目前如何能够让这两个西方国家,骄傲自大的西方国家,自认为是列强目中无人的西方国家,吞下失败的苦果,接受权力萎缩的命运。
赵泽勇想要谈判吧,两国都还没承认过革命政府呢,更不用说联省了,他们不承认联省,就没有对等的地位,无法平等的坐在谈判桌前。于是英国、意大利跟北洋接触,给革命政府施压,就是不愿意跟联省坐在谈判桌前。名义上是法律程序问题,其实还不是面子问题。他们还相继通过其他国家向联省传话,表示只要联省肯释放两国俘虏,并保护两国利益,那么两国愿意承认联省的政治地位。
承认地位,这个东西,在西方人手里渐渐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外交底牌,对于一个新政府而言,承不承认地位,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被人承认就不是合法的。
但是这对中国人来说,根本就是扯淡,中国向来是个胜者为王的社会,谁赢了谁说了算,谈不上谁承认谁的问题。但是要说中国人心里一点这种现代政治意识都没有也是不对的,一个政权建立了,怎么证明这个政权是合法的呢,怎么证明这个政权就是正溯,中国人有自己一贯的认知和传统。
古代时候。那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谁占据了洛阳、长安几个古帝都,谁就有资格称帝,而其他地方的割据政权,顶多称王,即便试图跟你平等,也不会得到舆论的认可。文人名士只认可那坐在洛阳或长安皇宫龙椅上的那个人。因此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在北方建都的国家才是正统,五代十国中,只有在河洛这里建都的国家才被定为朝代,而其他国家都只能是十国中的一国而已,比如南方很多国家。像后唐等,其实当时都是强国,存在时间也更久,可却不及北方一代两代的短命王朝的历史地位。
直到东晋南迁,衣冠南渡,不但是皇帝,就连掌握了舆论的士大夫都跑到南方去了。于是他们只能修正这种舆论,不再以中原为唯一的正统象征,而是开始更加重视其他一些象征,比如宗室、比如血统,还有传国玉玺等。南宋同样是如此,而且由于南宋文化地位很高,南方士族可以主导话语权,于是他们开始把南宋粉饰成正统。三国演义的故事就是这时候开始形成,人们开始认可偏安的汉室刘备政权,而否认丑化中原的曹魏政权,这就证明了地域观念开始弱化了。
但是中国人是弱化了地域为正统的观念,不是完全消亡了,只不过把北方作为正统的观念渐渐淡化了,或者说是扩大了。中国人仍旧认同谁拥有了天下,谁就是正统,把整个天下当作了一个大中原而已。而且世界观开始走出中国这个地域,周边小国必须接受中国天子的册封。否则就是得国不正,这相当于只有得到中国认可的国家才是合法的政权,跟西方的承认地位的方式有所不同,话语权只存在中国天子手里。
所以宋之后的朝代,就开始不再局限于只在中原建都了,元代建都北京,明代建都南京,后来迁居北京,清代直接继承北京,就是因为这种中原意识淡化,或者说中原意识泛化,小中原变成了大中原概念,中华哪里都是中原,哪里都可建都。
但是由于元明清三代,获得权力的方式都是采取武力。当然宋以前也是主要靠武力,但是却有其他一些东西在里面,比如继承,继承法统。秦自然不用说了,秦的国号,权力,都是周天子册封。汉的国号则来自于楚霸王册封刘邦为汉王。三国时候,曹氏是汉帝册封的魏侯,孙氏是册封的吴侯。唐的国号来自于李渊唐国公的封号。宋来自于赵匡胤宋州节度使的官名。可以说,从秦汉到唐宋,中国的权力变更,都是有清晰的继承概念在里面的。直到元代,元这个国号是蒙古人自己从古籍之中挑选的,到此权力的更迭在也没有了继承前朝的影子,纯粹变成了武力至上。
因此强权变成了唯一的认可方式,谁有实力谁就是天子,普天之下都是你说了算。只有你认可别人的份儿,没有别人认可你的份儿。这就是中国人中华中心思想的一贯传统。当然了,中国的天子也是需要有合法合理的意识的,但是已经没有一个国家有资格给予中国政权进行认可和确认了,所以中国天子求助于天,凡是皇帝继位,都祷告天地进行祭祀,天子,天子,是天认可的。
到了近代,中国被列强彻底压制,在方方面面都被压制着,从政治、经济,到引以为豪的文化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压制和摧毁。放在以前,中国人会在乎小国的承认吗,中国新君继位,小国派人来只有朝贺的份儿,谁敢来指手画脚说我承认你,我不承认你之类的话,那么这个小国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但是到了民国,各界政府却都在争取列强的承认,列强不承认,那么这个政府就是不合法的,无法在国际上行驶权力。这是何等的可悲,大天朝何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需要靠着别人的承认才能获得权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后世共和国时期,那时候仍旧在争取别国的承认,大的方面争取别国承认你的合法性,承认你的市场地位,小的方面,请求国外的认证机构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认证,什么9000认证,osars认证等等等等。似乎得不到西方人的认可,中国人就觉得不踏实。这种心态从官方到民间,似乎印证了辜鸿铭那句话,脑袋上的辫子取掉容易,但是心里的辫子取掉很难。
赵泽勇从现代来到民国,两个时代的文化他都懂得,两两印证他自然对这些问题看的通透,需要别国承认。这是西方人的政治模式,而我行我素我说了就算是大天朝的政治模式,由于西方人的强大,于是现代后所有的国际行为模式都是以西方人的方式来的,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中国贻害无穷,赵泽勇决定不按洋人的套路出牌了。
你丫不认可哥。哥还不媳你认可呢。哥教你中国方式,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尽管你现在拳头确实比哥大一点,可是你在中国,在哥的地盘上就是打不过哥,那说明起码在哥的势力范围还是哥的权力大,那么哥就要说了算。什么你承认,你不承认的。都是狗屁,你承认了哥还能羽化升仙,你不承认了,哥立马就不是人了,切,懒得理会。
于是手握几万俘虏的赵泽勇,干脆你们不找我谈判,我也不着你们谈。耗着。看狗日的谁耗得过谁。
在蕲州伏击英国军舰和运兵船一役,灭英国陆军一个旅,两千人打死淹死,一千人做了俘虏。瑞昌一役,唐宇纵消灭英军一个师六千人,俘虏四千。安庆,李宗仁完整收降英军一个旅。九江。唐宇纵攻入毫无抵抗力的九江城,俘虏英国陆军五万。顾品珍则接受意大利两万多人的投降。
英国和意大利军队,先后投入到中国战场的,接近十五万。最后被俘接近八万,剩余军队大多被歼灭。
手里握着的八万俘虏,就是赵泽勇最大的底牌。不怕洋人不来找自己谈判,就算他们不来,八万人也是八万壮劳力啊,养着也不吃亏,比养猪肯定更有收益。
所以一有俘虏,立刻就给派去修铁路,修公路,建机场去了。长江沿岸的许多机场,都是俘虏们建设起来的,然后接着从这里起飞飞机再去打他们的战友。湖南的铁路建设,武汉到长沙的铁路改造,俘虏也都大规模的参与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