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国,黄大有。”
“漠山原,金良。”
“清瑶宫,罗成。”
……
广场中,一个巨大的长幡升起,灵宝宗和器宗各自圈中的人才名录,都在其中。
这一次,灵宝宗和器宗商议的,是把两方各自选中者的名单合并,一同通过初选,等到后续的考评和精选环节,再行择取。
这同样是为了给予彼此再度观察对方选取人才的机会,也是器宗利用自己天南本土势力,据理力争而得来的机会。
方博和庞维得知器宗力争如此机会,都是一笑置之。
其实这公开招录,只是为拾遗珠,并不是他们的根本所在,他们的根本,还是在于那些世家大族的内定天才们。
这些人出身上佳,天资良好,将来的前程,必定远远胜于寒门子弟,方博和庞维,也有足够的自信,让这些人成为制衡天南器道的棋子。
相比之下,普通的修士,除非修炼到了韩庆等人这般的元婴境界,否则,想要派回天南历事,远远不够。
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自信,灵宝宗的名声地位,远胜于天南器宗,就算相隔千万里之遥,也不失魅力。
有的是愿意背井离乡,为了宗里许诺优厚待遇而作出选择的人才,他们也可以从容挑选其中精华,把糟粕的一批留给器宗。
待得众人看完初选入围者名单,榜上有名者欣喜,落选者沮丧,各自表现不一而足。
还好,天南器道早已有所许诺,就算名落孙山者,也可以介绍工坊学徒或者其他与器道相关的差事,给有需要者一个谋身之地。
第一天,器宗便开始接到广大修士的报名投效,但绝大部分,都是落选者想要某个差事。
很快,岘山大会进入到精选良才的环节。
这一次,是由灵宝宗与器宗两方,各自发放中签信物给有意招录者,各自到他们树立的台位面前应募。
这样的台位,有个名堂,叫做栖凤台,乃是取的凤凰栖梧桐之意。
在这时,各方修士骇然惊见,两方各自的台位上,出现了一位又一位大师高手,诸多珍品法器、真器、宝器,满目琳琅,公开摆设,所有的人都可以就近观看,甚至现场抽选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