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可以可以”摊主目光热切的看向沈飞。
“好。”
沈飞很是干脆地转了四千给摊主,对方眉开眼笑的将笔筒装进袋子递给沈飞。整个过程,一旁的老者都只是静静看着,皱着眉头,不作声。
扰人生意,在古玩街可是一大禁忌。
但出于好心,等着沈飞转身离开时,老者才跟了上去
“年轻人,你这是花了冤枉钱呢。”
离了摊子十几步,老者这才与沈飞搭话。
“别看这个笔筒做工精美,身位不错;但它只是出自同治年间,也没有民窑的特殊标记,说不定是哪个窑工闲来无事所做,值不了四千块”
沈飞笑了笑,不以为意,“老人家,你这回可是走了宝,这笔筒的价值远不止四千块。”
不止四千
老者诧异,难道他真看走眼了
瞧见沈飞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老者虚心请教,“莫不是这笔筒还有什么来历”
沈飞取出笔筒,翻过底座让老者去看。
底座上的隶书红印,老者端详时自是有看到,奈何字印太小,他认不出来是什么字。
见沈飞这一举动,老者如何不明白沈飞是看出来这两字来历。
“小兄弟,你认得这两字”
不自觉,老者对沈飞的称呼都变了。
“认得,蜗寄。”
“蜗寄这不是某个民窑的别号”
老者嘴上重复念叨,陷入思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