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指着图开始解释:“我们要在岷江出山口位置,凿穿玉垒山。”
“在这里修建鱼嘴,让内江低於外江,但内江要和主g道形成鲜明的水道分离。”
“这样就可以形成四六分水的效果。”
台下马上有人高呼:“这不扯淡麽,岷江泥沙那麽严重,来年不就白辛苦了麽。”
“总不能每年断流一次,清理河沙吧!”
人群中已经有人喊出了答案:“修建飞沙堰,利用地形形成旋涡水流,让底层水带着泥沙从飞沙堰重新回归外江,让清澈的湍流从内江进入蜀都平原。”
此话一出,在场众多专业人士都惊了。
“好像……靠谱!”
“老杨可以啊,你还能想到这种办法?”
“我看看你这图。”
老杨无奈:“这可不是我设计的,这是昨天下午看节目看到的。”
“看节目?”
“嗯,有一个号称穿越者的人,在一档网播综艺展现了江都堰改造效果。”
“就是用了飞沙堰这种结构。”
有人立刻质疑:“四六分水我大概听得懂,就是枯水期六成分给蜀都,四成往南方引导。”
“洪水季,四成留给蜀都,六成从外江主g道泄洪。”
“但是你建立飞沙堰,就有一部分水从内江重新流入外江,就达不到四六分水的效果了啊?”
台上的领导微微一笑,切换了另一张幻灯片:“设计宝瓶口。”
“枯水期,外江g净的表层水重新从高於河床的宝瓶口流入内江。”
“我靠,这设计也太巧妙了吧?”